首页

小刚女王

时间:2025-05-29 19:30:42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18492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据招商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裁侯伟荣介绍,为不断完善科技金融的组织架构,招行首批确定6家重点分行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并先后设立15家科技支行。截至2023年末,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已增至11家,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扩大至20家。同时,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服务的科技企业客户超过14万户,在国家主要科技榜单企业中的数量占比达23%;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0亿元。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7月15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对朱某涉嫌盗窃案立案侦查,次日对其刑事拘留。7月26日,五华分局以朱某涉嫌盗窃罪向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向仁爱礁运补答记者问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畅通老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推出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举措,充分调动购销双方的积极性,促进上下游协同联动,提振资源回收行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信心。

时政微纪录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正当时

回顾人民政协6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民政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巴黎奥运会中国队多个项目实现重大突破

“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我们所有林草建设者,面对乌兰布和沙漠高温酷暑、风沙肆虐的困难迎难而上,在沙窝子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嘴唇起泡嗓子疼,深更半夜才回家。对于我们来说习以为常。”韩应联感慨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